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

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chool

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

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chool

JAI·观点聚焦 | 潘长学:从设计学的视野看新时期国家文化传承和创新战略

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24日 09:41:03 浏览:

7月18日,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、必赢565net官网承办的“贯彻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 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”研讨会在必赢565net官网举行。研讨会上,武汉理工大学人文学部主任、学科首席教授潘长学以《从设计学的视野看新时期国家文化传承和创新战略》为题,做主旨报告。现将报告核心内容整理刊发,以飨读者。

从设计学的视野看

新时期国家文化传承和创新战略

潘长学

武汉理工大学人文学部主任、学科首席教授

潘长学做主旨报告

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,设计学作为连接文化与产业的关键纽带,肩负重要使命。潘长学从设计学视角切入,结合全球制造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案例,解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,提出设计教育跨界融合的新方向,为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实践思路。


一、文化战略的时代背景与核心内涵

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,而非单纯的文化活动。在人工智能与全球化背景下,其内涵已拓展为“文化与科技融合”及“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”两大维度。前者要求将人工智能等技术作为工具,如阿里与英伟达提出“未来学生必须掌握AI工具”;后者则强调用当代视角激活传统文化价值,避免将其困于考古或工艺美学的范畴。

从设计学角度看,文化战略的落地需跳出“专业圈子”,融入科技、制造、海洋等国家整体发展布局。科技部的“文化与科学融合专项”、工信部制造业的创新专项,均表明文化创新已成为各领域的共同命题。


二、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现代启示

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价值,体现在三个层面:

1. 思想体系的系统性与前瞻性

中华五千年文化对“天地人关系”的认知,超越了物质层面,与人类社会从物质到精神的发展规律高度契合。这种集体意识、自然观在当代仍具生命力,如特殊时期中展现的社会凝聚力,或苏州园林蕴含的“天人合一”理念。

2. 造物观的现代美学价值

良渚玉器的均衡比例、三星堆雕塑的想象力、唐代金银器的工艺精度,用现代设计理论审视仍具先进性。日本设计大师三宅一生借鉴禅宗思想实现东西方融合的案例,证明东方文化可成为全球设计的灵感源泉。

3. 文化符号的产业赋能潜力

文化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核心。德国汽车附加值数倍于我们,其溢价正源于文化符号的输出;故宫文创的热销、《黑神话·悟空》的成功,则印证了中国文化IP的商业价值。当技术趋于同质化,文化将成为制造业竞争的关键变量。


三、设计教育的转型方向

面对时代发展对设计人才的新要求,设计教育需在学科壁垒、培养重心与文化根基上寻求突破,具体方向如下:

1. 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

打破艺术与理工、管理的界限,让艺术教育“长在国家发展的土地上”。如武汉理工大学将设计融入大型邮轮研发,必赢565net官网推动“影游融合”,均体现了专业与产业需求的对接。

2. 认知高于技能的培养理念

教育应注重提升学生的宏观认知能力,而非仅局限于技术操作。具备对文化、社会、科技的系统理解,才能在未来设计中驾驭纳米技术、人工智能等前沿工具,实现从“匠人”到“战略型设计师”的跨越。

3. 立足文化的创新实践

从景德镇陶瓷到郭培时装,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需要设计师将传统符号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。教育需引导学生挖掘本土文化内核,如“人民的城市”理念下的环境设计创新,让文化成为设计的灵魂而非装饰。

文化传承的终极目标是“构筑中国人的生活方式”,设计教育唯有紧跟国家战略,在传承中创新,才能培养出支撑制造业强国的高素质人才。


供稿
创新创业学院
编辑
吴亮
初审
程浩
复审
许小多
出品单位
必赢565net官网-创新创业学院